近年来,我国在网络基础设施锻长板、智能基础设施补短板的基础上,注重形成一体化数字底座,不断提升数字基础设施的连接能力、运载能力、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整体上,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跨越式提升。
(资料图片)
北京交通大学信息管理理论与技术国际研究中心(ICIR)特聘教授张向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数字基础设施是数据要素化的载体,是数据资产化的支撑平台。同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实现数据资本化这一终极目标的基础性工作。
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作为数字经济大国,在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绩。具体体现在,5G、光纤宽带、移动物联等网络设施。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在7月5日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383.7万个5G基站,实现了“县县通5G”,5G用户普及率目前已经超过60%。实施电信普遍服务,全国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宽带”,通5G行政村占比目前超过了90%。
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显著,一方面离不开来自顶层设计的持续指引,从国家到地方,接连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另一方面,离不开一众企业甘当创新“排头兵”,在数字基础设施研发创新方面敢试敢闯。
具体来看,中央层面,先后推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文件,持续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企业层面,以中兴通讯为例,公司携手产业伙伴荣获多项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主要覆盖5G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等领域。中兴通讯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兴通讯与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合作的“射频系统设计自动化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率先将国产射频系统自动化关键技术应用于射频系列芯片的研发,有效支撑了国产5G基站/终端等产品的自主研发。
数字基础设施短板待补齐
近年来,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跨越式提升,但仍要正视,目前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核心技术有待突破、信息安全保障不足、数据共享与融合困难、建设资金投入压力大等问题。
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发展不平衡为例,我国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和先进,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数据中心等算力设施相对较少。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补充表示,除了区域发展不平衡之外,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尚待提高,难以满足更高要求的业务需求;同时,数字人才短缺也是目前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明显短板,尚待进一步完善。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从汇聚、处理、流通到应用、运营、安全保障全链路的操作系统,是数字经济的“高速公路”,不仅关系到数据作为生产要素能否被激活,也关系到数据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直接影响数字经济与数实融合的发展进度、发展质量。
因此,进一步补齐短板成为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建议,推动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优化算力布局,更好服务数字经济发展;积极探索布局数据基础设施,加快数据空间、高速数据网等技术的研究,推动区块链以及联邦学习、多方安全计算等隐私计算技术的应用,打造安全可信的数据流通环境,为促进跨行业、跨地域数据要素流通、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设施支撑。同时,继续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标签: